抗疫第一线(6)丨李兰娟院士脸上压痕照片背后的故事
点击上方蓝字一键轻松关注
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大家获得的很多信息都是来自奋战在第一线的媒体记者,他们在最危险的地方见证着人们与疫情抗争的真实现场。
《中国摄影》微信公众平台将陆续推出几位身处抗疫第一线的摄影记者采访。
今天我们分享的是来自中国新闻社的摄影记者安源的两篇拍摄手记。他于2020年1月下旬前往疫情最前线投入到紧张的报道工作中。在武汉的这段时间里,他见证了医护人员争分夺秒的“抗疫”情景,也见证了不同家庭的悲欢离合。
2月20日,安源有机会与中国传染病学专家,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院士一同进入隔离区,在这次采访中,安源拍下了后来被广为传播的李兰娟院士脸上带着压痕微笑的照片,在这里安源用文字记录下这张照片拍摄背后的感悟,下边让我们进入安源的分享:
安源拍摄手记(1)
2020年 1月中旬以来,新冠疫情在武汉爆发,并向全国蔓延。我积极投入到分社相关报道中。在总社发出向武汉前线进军的动员令之后,我主动请缨得到组织同意,于1月27日(大年初三)“逆行”前往武汉,并迅即投入到紧张的“战疫”报道中。
在奔赴武汉抗战疫情最前线前夕,1月24日(大年三十)和25日(正月初一),还分别前往成都收治确诊患者的隔离病房采访医护人员,前往华西医院和四川省卫健委采访四川第一批援助湖北的医护人员。
1月27日到达武汉后我便立刻投入到采访工作中。在武汉的这段时间里,见证了“雷神山”医院短时间建成的奇迹;目睹了方舱医院从建设到接收第一批新冠肺炎轻症患者的场景;记录下了社区的防疫日记;看到不同家庭的悲欢离合;送过包机回台湾的台胞……
2019年10月,我受命曾到武汉报道军运会,武汉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时隔四个月再次与这座城市相逢,已经物是人非。在外面采访时,行人稀少,每听见救护车呼啸而过的声音、看到门诊那里无助等待的病人,心中都会非常难过。
记者也是普通人,在疫情最严重的地方报道,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担忧。但是作为一名记者,用镜头记录抗击疫情的经过是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所以我才在疫情刚发生的时候就前往成都收治确诊病人的隔离病房,也主动申请前往武汉。这些天来,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全国人民和海外华侨华人捐赠物资等源源不断来到湖北,来到武汉,这些送来的是救援的力量,也是生命的希望,这些都给了我更多的力量。
安源拍摄手记(2)
李兰娟院士脸上压痕照片背后的故事
2月19日,我们接到了第二天可以独家采访李兰娟院士的通知。此前我们也曾前往李兰娟院士所在的酒店采访,但跟随李院士进入医院还是第一次。经过商讨,我有幸获得了这个重要的采访机会。
接到采访通知后,我就开始思考,进入医院后我要怎么拍,拍什么,怎么用镜头捕捉最感人、最生动的瞬间。20日一早,我与同事就来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国家医疗队指挥中心与医院沟通。医院建议我们在外围拍摄,经过争取,我们获得跟随李兰娟院士进入医院“红区”的资格。虽然我曾经在成都进入过“红区”,但再一次进入,心中不免有些忐忑。
当天从见到李兰娟院士开始,我就关注每一个细节,从她穿防护服,为同事加油鼓气,同患者做手势沟通,观察治疗设备……直到回到指挥中心继续新的工作。可能是当时湖北以外全国确诊病例已经14连降,也可能是医院不少患者的情况逐渐好转,当李兰娟院士脱下防护服时,疲惫的她下意识地露出了微笑,面部的压痕清晰可见。
在战“疫”拉锯战的关键节点,我意识到李院士作为最高级别的专家之一,她的笑容可以给人以信心和鼓励,也意味着希望和胜利,可以舒缓全国人民的焦虑,给患者增添战胜病毒的信心,就连忙举起相机,抓拍了这个动人珍贵的瞬间。
在后面的采访中,我才知道,其实医院也曾劝过李兰娟院士不要进入隔离病区,因为李院士已经73岁高龄了。但李院士还是义无反顾地走进“红区”。她说自己一定要亲自去看望患者,了解他们的情况,患者看到自己也能给他们战胜病毒的信心。
看到李兰娟院士都这样,我心里一下变得坦然。在这个春天,有上万名医护工作者来到湖北,站在最危险的、民众最需要的地方,一步不退。我想,这就是中国医者,这就是最美逆行。
更多内容请持续关注更新
点击购买杂志
☟
精彩文章回顾
被称作摄影家,我心中有愧
做 有 品 格 的 摄 影 杂 志
微信号:cphoto1957长按二维码关注▼